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綜合自中國消防、浙江消防、快科技、公開信息
近年來隨著掃碼支付的流行,一些加油站為了方便在加油區域內就直接讓車主掃碼支付。但其實,這么做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據中國消防官微消息,疫情期間,浙江海寧不少市民舉報稱,當地某加油站存在車主在加油機旁通過掃碼支付油款的現象。
為此,海寧市檢察院召開了全省首場行政公益訴訟以外領域案件聽證會——針對加油站“掃碼支付”安全性,對“手機電磁輻射”進行實驗,結論令人震驚!
針對市民的疑慮,檢察部門專門咨詢了通訊專家,并對四種場景下手機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進行了測試。
結果證實,掃碼支付的電磁輻射功率遠大于通話的功率。可見,在加油站易燃易爆范圍內使用手機掃描支付存在一定風險性。經過討論,專家評議團得出“在加油機旁進行移動支付存在安全隱患”的結論。
經過檢測,手機待機狀態下的功率密度為1.58m W/m2;手機在觀看視頻狀態下,功率密度為2.59m W/m2;在掃碼支付狀態下,功率密度為4.45m W/m2;在通話狀態下,功率密度為2.23m W/m2。
毫無疑問,手機支付在人們常用手機狀態下,功率密度最高,換言之,在加油站這種對周圍環境要求較高的地區使用掃碼支付,其風險遠大于手機通話。
多地叫停
據了解,目前,國內南京、蘇州、洛陽等地已經下令禁止在加油區域內使用手機進行支付,想要掃碼付款的,需要移步至加油站辦公區內。
圖 / 新華社(資料圖)
為什么在加油站使用手機風險較大呢?
資料顯示,手機作為一種無線電通訊工具,無線電發射機發射出的無線電波(射頻電磁輻射),能使接受無線電的天線產生射頻電流。
當射頻電流在金屬導體間環流時,遇有銹蝕或接觸不良,就會產生射頻火花,只要射頻火花持續一微秒以上、能量大于6毫瓦時就會引燃甲烷與空氣的混合氣。
當加油站通過油槍向汽車或摩托車油箱注加汽油時,原來空油箱內的油汽便向外飄散,加之新注入的汽油也向空中揮發,使加油的車輛周圍油汽密度驟增。
同時,為了讓通訊信號更加清晰,移動電話使用的頻率很高,發射功率比較強,盡管符合國家標準,仍對加油、加氣站構成威脅。
消防部門提醒
加油時,要繃緊安全弦
按指定步驟操作
避免發生意外
在上述測試中,遠方已推出相關測試設備及系統。有;
EMS61000-2A靜電放電發生器
EMS61000-2A智能型靜電放電發生器是針對靜電抗擾度試驗的特點和要求而專門設計的高可靠性靜電放電發生器,其性能完全符合最新IEC(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標準IEC61000-4-2,歐洲電氣標準EN61000-4-2,國家標準GB/T17626.2以及ISO10605的相關規定,30kV高壓輸出能力,適用于汽車電子的抗靜電能力試驗。
汽車電子輻射發射&輻射抗擾度測試系統